家教资讯
游戏教育方式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初探
采用游戏的方式教育影响幼儿,使幼儿在取得以直觉行动方式解决问题的经验以后,用依靠形象和词语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不断提高,缩短了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生活游戏化,最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最容易让幼儿接受,最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缩短了幼儿掌握道德行为规则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自觉纪律,有利于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游戏和言传身教,老师的行为态度,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健康、丰富的生活游戏化,不仅能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还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依靠实际动作解决问题有意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句话虽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他一生的影响巨大。
  好的习惯可以帮助人成长、进步,不良的习惯不仅不会帮助人,反而会不断产生阻碍作用,这是显而易见的。
  习惯就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现代汉语典上的解释是:
  1、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
  2、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
  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对于刚刚离开家庭的幼儿来说,幼儿园里的这段时间是培养他们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极易接受外界刺激,而且形成的一切是非常牢固的,并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引导教育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根据《纲要》的指导思想和我班的教育目标,我们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手法,进行了一些尝试:树立“以孩子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使孩子们在游戏中生活、游戏中学习、游戏中成长。
  一、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现实生活中幼儿常有坐错位的事发生。我发现,每次赢家总是那些相对强盛的孩子,没有坐位的总是那些胆小内向的孩子;如果双方都是强者,双方争椅子就会发生大哭大叫的现象,不是一方被推倒在地,就是另一方被打哭,有时还会发生抓破脸的现象。而老师常常采取的方法是以劝说为主,如“你不能打小朋友,打人是坏孩子”,“你不能抢人家的椅子”,“做个好孩子,把坐位让给他吧”……如果老师碰上两个执拗的孩子,双方就是不肯谦让,老师干脆给一方搬一把椅子坐,有时一方就是坚持要坐原位,老师没有办法,又会去哄另一方让坐……,孩子们没有真正学会处理坐错位的问题。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小班的幼儿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没有是非观念,更不会谦让,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无论什么事,必须达到他的满意,否则就大闹不止。而自我意识是调节自身行为的原动力。为此,我们采取了看游戏、玩游戏“对不起,你坐错位了”等来帮助幼儿学习正确处理坐错位的问题,再以游戏的形式制造坐错位的机会,让幼儿去玩、去模仿解决做错位的问题;及时鼓励和表扬在实际生活中会运用的幼儿,以此来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交往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表演游戏的内容是这样:
  红红离开座位去丢废纸,小刚从外面进来,看见有空位,就坐下了,红红回来,看见自己的座位被小刚坐了,就对小刚说:“对不起,这是我的位,请让一让好吗?”
  或“对不起,你坐错位了,请让一让好吗?”
  小刚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说着起身自己搬了一把椅子坐下。
  表演二遍后,请幼儿说说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他们说的话,你会说么?请幼儿模仿学习表演游戏中的文明礼貌语言;然后再以游戏的形式制造坐错位的机会,在游戏中让幼儿去玩、去模仿,并给予鼓励、表扬。等幼儿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会用以上的文明行为和语言,我们又请幼儿欣赏另一种解决坐错位的表演游戏。
  内容是:小红放书回来,发现坐位被小刚坐了,就对其说:“小刚你坐了我的位,没关系,你坐吧,我再搬一把椅子”,小刚连忙说:“不好意思,谢谢,谢谢”
  幼儿在看、玩中理解了谦让,在游戏中学会了用文明语言和行为解决坐错位的问题。生活中,争抢椅子的少了,多了一份文明和谦让;老师劝说的事少了,多了一份快乐和表扬!常听到幼儿的声音:“请让一让好吗?”,常挂在老师嘴边的是:“我真为你高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真棒”,“我真为你感到骄傲!”
  二、生活游戏化
  思维依靠动作进行是先学前幼儿的典型特点,小班幼儿仍然保留着这个特点。小班幼儿的思维很具体,很直接。他们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因此,对小班幼儿更要注意正面教育,树立模仿对象,不能光说教“小朋友不要放碗太响”,幼儿不太能理解这一般性的问题,更不能讲反话或讽刺话,否则常常会引起违反本意的不良效果。例如:吃饭时,个别幼儿用勺子敲碗,老师若说“谁敲的碗,好听吗?”结果全班幼儿马上都会使劲地敲打起来。
  幼儿教育纲要提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我们针对幼儿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地、有目地的、有计划地通过不同主题、不同角色的游戏对幼儿进行暗示、引导、训练和培养幼儿的各种常规和行为习惯,收到良好的效果。
  游戏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生活中老师把幼儿的一日生活都游戏化,它对幼儿整个身心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游戏中幼儿的行为必须受游戏规则的约束,这种约束不是外加的,而是一种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如吃饭有时是“到老师家做客”,有时是“开餐馆”,并注重表扬会主动使用礼貌用语“老师请给我添饭”“老师请给我添汤”“谢谢老师”……的幼儿。向幼儿
  讲解放军守纪律的故事,玩解放军的游戏,如做早操是当解放军,“现在我们要当解放军去练功保卫祖国,谁想当解放军?”,“来我看看谁象解放军”老师当司令员站直检阅;做操时并及时表扬幼儿的每一点进步:
  “你是站队最快的解放军”,“你是下楼最注意安全的解放军”,
  “你是站岗站得最直的解放军”,“你是做操最好的解放军”,
  “真为你高兴”、“真为你感到骄傲”、“你真棒”……
  再如,生活中我们用玩“自助餐的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分类轻轻放餐具、使用餐巾的方法;
  用“我最能干的游戏”学习各种礼貌用语;
  用:“卖衣服”的游戏练习辩认自己的衣服、学习折叠衣服。
  用:“我的小手最能干”的游戏学习挽袖子、洗手、轻拿轻放东西。
  用:“我要小便”的木偶游戏 学习表达自身要求和学习脱、穿裤子。
  用:“我会说”的游戏学习各种交往的礼貌用语……等等。
  同时生活中并坚持不懈地按要求去提醒、培养、训练幼儿,做到有始有终,随时帮助,随时表扬,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常常听到幼儿说:
  “老师,你看我吃得多干净。”“老师,你看我会轻轻地放碗”
  “老师,你看我这样搬椅子对吗?”“老师,你看我会轻轻地放椅子”
  “老师,你看我鞋子放得整齐吗?”“老师,你看我站得直吗?”
  “老师,你看我像解放军吗?”“老师,请让一让好吗?”
  三、活动中的潜移默化
  3-6岁的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仍然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动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小班幼儿更是如此,他们的思维总是在动作中进行的,离不开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动作,具有直觉行动性,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受到当前直接感知的事物和实际活动所制约,很具体、很直接;注意和情绪也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
  如在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的事,幼儿坐在图书馆里认真地看画书,不一会,一个幼儿一边大叫着对老师说:“老师,他抢我的画书”,边用画书去打对方的头,画书成了打人的武器;周围的幼儿看见了,马上会拿着书也敲打起来,画书又成了敲打的玩具,有时画书还会成为飞碟,被看书的幼儿主宰着到处飞舞,幼儿高兴地叫着扔着,还非常快乐,根本没有爱惜画书的意识;看画书的游戏早已转变成打仗的游戏。
  幼儿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意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纲要》要求,我们进行了下列尝试探索
  1* 引起看书的兴趣
  安定好幼儿后,老师自言自语地说“我要看画书”,边悄悄地翻动画书,边自言自语夸张地说“太好玩了”,边笑出声;不一会儿再“真有意思”等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此时幼儿会大声问“老师你笑什么?”
  ……老师借此向幼儿介绍看书的乐趣:“……书上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经常看书,人会变得更加聪明。小朋友想听书上的故事吗?”
  2* 常给幼儿讲画书上的故事。
  每天坚持给幼儿讲5~10分钟的画书。注重翻动画书的方法和爱惜画书的教育及夸张地展示收放书的方法。
  3* 自编聪明人的故事
  一个爱看书的孩子正在认真地看画书,一个聪明的小朋友想看他的书,就对他说“你先看,我后看,行吗?”,“行,你等一等,我看完就给你看”;另一个聪明的小朋友也想看他的书,就对他说“你看完给我看看好吗?”“好的,你真有礼貌”;一个更聪明的小朋友走过来对他说“我们俩一起看好吗?”“好的”,俩个好朋友坐在一起看画书真好。
  4* 用角色的身份感染幼儿
  在图书馆的游戏中,老师以‘我要去图书馆去看书’的角色去演示聪明人的言行;为幼儿树立榜样,常常向幼儿介绍爱看书会看书的小朋友。
  5* 注重言传身教
  生活中老师常说的话是“请帮我搬一把椅子好吗?”“请让一让好吗?”“请稍等”“我很愿意为你服务”“谢谢”……
  教幼儿常说常用的话是“老师,请你帮我脱衣服好吗?”“老师,请帮我穿衣服好吗?”“老师,请你帮我穿鞋好吗?”“谢谢”……
通过我们的不断探索,使我们认识到:采用游戏的方式教育影响幼儿,使幼儿在取得以直觉行动方式解决问题的经验以后,用依靠形象和词语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不断提高,缩短了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生活游戏化,最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最容易让幼儿接受,最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缩短了幼儿掌握道德行为规则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自觉纪律,有利于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游戏和言传身教,老师的行为态度,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健康、丰富的生活游戏化,不仅能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还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依靠实际动作解决问题有意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为习惯。
                              责编:tzx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了
下一篇:孩子几岁开始学电脑才合适
留言板
   欢迎光临睿智宝贝用户服务区,如果您有问题咨询,请拨打电话010 5360 8872,或者在留言板留言,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我要咨询
查看留言
Copyright 2021© 北京金鼎睿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 5360 8872  Email:rzps@rzps.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736号 京ICP备12051842号